横轴形位公差,台湾协鸿机床给您介绍一下:
制定工艺基准及加工方法该轴类零件的生产,仍采用在外圆磨床上完成。由于零件始终是以U、N作为设计基准来确定其它外形及关键部位尺寸及形位公差的精度要求。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误差的形成原因看,形状误差是由机床振动、刀具振动、主轴跳动等原因造成;而位置误差则是由于机床导轨的不平行,工具装夹不平行或不垂直、夹紧力作用等原因造成,再从公差带定义看,位置误差是含被测表面的形状误差的,如平行度误差中就含有平面度误差,故位置误差比形状误差要大得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在无进一步要求时,给了位置公差,就不再给形状公差。当有特殊要求时可同时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但标注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所标注的位置公差值,否则,生产时无法按设计要求制造零件。
因此,实际加工中也以U、N作为加工工艺基准。
a)调质处理后,粗磨外圆为基准磨内孔后,用芯棒配合,顶正,粗、半精磨外圆为后序加工基准。
b)铣削出内腔四侧壁,采用电火花方法对内腔侧壁进行电脉冲加工,保证四侧壁的形位公差,从而避免因使用细长刀具加工内腔而产生变形漂移。
c)在加工方形腔底部时,由车工采用专用夹具以定位后,用硬质合金刀具精车底面方形腔,保证底面的形位公差要求,从而减小了整个零件的整体加工难度。在氮化前为定位基准,完成方形内腔的加工。
d)氮化后仍以芯棒配合,顶磨外圆,保证两端尺寸一致性互差D0.002;精磨及研配外圆,与左、右轴承配合研磨,保证其圆度0.001,间隙小于0.001-0.004.
台湾协鸿机床小编告诉您:检测方法具有高精度要求的横轴形位公差的检测,需要经过专用设备的检测。因此对此轴系的圆度的检测建议采用圆度仪的检测方法,保证精度的准确性。通过加工及其计量检测结果,证明结构改进后的加工方法是可行的,其加工方法是合理的
版权声明: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